巅峰对决,彰显实力!我校学子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训练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再创佳绩
2025-08-20 16:53:30
2025年8月5日至9日,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(简称“工创赛”)于大连举行。本届工创赛聚焦“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,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”主题,共有来自33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)的417所高校、1135支代表队、6000余名师生入围全国决赛。


在激烈角逐中,我校参赛学子们历经省赛到国赛,一路披荆斩棘,其中省赛参赛队伍共计12支,9支队伍斩获奖项,2支队伍入围国赛,分别斩获国家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,也是我校在本项比赛中获得的第一个全国一等奖,成绩喜人。


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(简称“工创赛”)是全国高等工程教育界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广的工科A类赛事之一,由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。该赛事以推动高校打破学科壁垒、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、解决实际产业技术难题为目标,设有新能源车、智能+、虚拟仿真三大赛道,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机械、电子、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。以我校创新与产业工程师学院分拣实验室为主力军的参赛学子们,在拉锯战的备赛过程中,夜以继日,在实验室反复试验、调试,不断攻克技术难题,优化作品设计。最终,智能物流搬运(张喆、张朝阳、李傲)与生活垃圾智能分类(王诗语、张懿铭、吴俊杰)作品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展现了皖江工学院工程实践教育的优秀的跨学科应用能力,也为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(机械工程学院供稿)


在激烈角逐中,我校参赛学子们历经省赛到国赛,一路披荆斩棘,其中省赛参赛队伍共计12支,9支队伍斩获奖项,2支队伍入围国赛,分别斩获国家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,也是我校在本项比赛中获得的第一个全国一等奖,成绩喜人。


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(简称“工创赛”)是全国高等工程教育界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广的工科A类赛事之一,由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。该赛事以推动高校打破学科壁垒、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、解决实际产业技术难题为目标,设有新能源车、智能+、虚拟仿真三大赛道,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机械、电子、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。以我校创新与产业工程师学院分拣实验室为主力军的参赛学子们,在拉锯战的备赛过程中,夜以继日,在实验室反复试验、调试,不断攻克技术难题,优化作品设计。最终,智能物流搬运(张喆、张朝阳、李傲)与生活垃圾智能分类(王诗语、张懿铭、吴俊杰)作品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展现了皖江工学院工程实践教育的优秀的跨学科应用能力,也为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(机械工程学院供稿)
编辑:朱云飞 初审:陈田 终审:吴云鹏
- 上一条机械工程学院开展教学档案专项督导检查2025-08-20 16:53:30
- 下一条返回列表2025-08-20 16:53:30
巅峰对决,彰显实力!我校学子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训练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再创佳绩
2025-08-20 16:53:30
2025年8月5日至9日,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(简称“工创赛”)于大连举行。本届工创赛聚焦“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,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”主题,共有来自33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)的417所高校、1135支代表队、6000余名师生入围全国决赛。


在激烈角逐中,我校参赛学子们历经省赛到国赛,一路披荆斩棘,其中省赛参赛队伍共计12支,9支队伍斩获奖项,2支队伍入围国赛,分别斩获国家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,也是我校在本项比赛中获得的第一个全国一等奖,成绩喜人。


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(简称“工创赛”)是全国高等工程教育界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广的工科A类赛事之一,由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。该赛事以推动高校打破学科壁垒、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、解决实际产业技术难题为目标,设有新能源车、智能+、虚拟仿真三大赛道,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机械、电子、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。以我校创新与产业工程师学院分拣实验室为主力军的参赛学子们,在拉锯战的备赛过程中,夜以继日,在实验室反复试验、调试,不断攻克技术难题,优化作品设计。最终,智能物流搬运(张喆、张朝阳、李傲)与生活垃圾智能分类(王诗语、张懿铭、吴俊杰)作品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展现了皖江工学院工程实践教育的优秀的跨学科应用能力,也为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(机械工程学院供稿)


在激烈角逐中,我校参赛学子们历经省赛到国赛,一路披荆斩棘,其中省赛参赛队伍共计12支,9支队伍斩获奖项,2支队伍入围国赛,分别斩获国家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,也是我校在本项比赛中获得的第一个全国一等奖,成绩喜人。


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(简称“工创赛”)是全国高等工程教育界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广的工科A类赛事之一,由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。该赛事以推动高校打破学科壁垒、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、解决实际产业技术难题为目标,设有新能源车、智能+、虚拟仿真三大赛道,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机械、电子、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。以我校创新与产业工程师学院分拣实验室为主力军的参赛学子们,在拉锯战的备赛过程中,夜以继日,在实验室反复试验、调试,不断攻克技术难题,优化作品设计。最终,智能物流搬运(张喆、张朝阳、李傲)与生活垃圾智能分类(王诗语、张懿铭、吴俊杰)作品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展现了皖江工学院工程实践教育的优秀的跨学科应用能力,也为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(机械工程学院供稿)
编辑:朱云飞 初审:陈田 终审:吴云鹏
- 上一条机械工程学院开展教学档案专项督导检查2025-08-20 16:53:30
- 下一条返回列表2025-08-20 16:53:30